
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,我縣以向海圖強為使命擔當,錨定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方向,充分發揮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優勢,構建"河海聯運+產業聯動"雙輪驅動格局,全力打造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。

近日,隨著一批鎳鐵貨物在鹽城港響水港公用型保稅倉完成通關查驗,港區首單保稅業務正式落地,實現了保稅業態“零的突破”。走進響水港公用型保稅倉庫,總量約5000噸、貨值約5000萬元的鎳鐵堆積如山,鋪滿了小半個庫房,這些貨物依托保稅政策在這里存儲,并將按需配送至周邊制造企業。為保障業務高效順暢,響水港區提前謀劃部署、多方協同聯動,在鹽城海關的大力支持下,成功協助企業完成貨物通關與入庫存儲全流程。
企業主管?王小亭
在響水保稅倉設立之前,我們進口貨物都必須提前繳納增值稅,這給我們資金成本造成了不小的壓力,現在,隨著響水保稅倉的落地,我們進口貨物可以先入庫暫存,等到需要使用時再繳納稅款提出,這樣極大地幫助我們降低了資金成本壓力。同時,在鹽城海關和響水港的精心指導和協助下,通關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,極大地促進了我們成本削減和效益增長。

據了解,響水港區保稅倉庫可為企業提供保稅倉儲、轉口貿易、分撥配送等全鏈條服務。在此模式下,企業可暫緩繳納關稅,有效緩解資金周轉壓力,享受到更便利化的貿易環境。此次保稅業務落地,精準對接了周邊不銹鋼、裝備制造等產業的進口需求,依托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的產業基礎,未來港區還將拓展保稅加工、跨境電商等多元業態,進一步釋放“海河聯運+保稅政策”的疊加效應,助力區域開放型經濟提質升級。
鹽城港響水港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敏
首單業務是起點不是終點。接下來我們會聯合海關推出“一企一策”定制服務,加快智能關務系統建設,讓響水港區真正成為企業的“減負洼地”和區域開放的“創新高地”。

響水港區在深化與臨港企業戰略合作、完善精準配套服務的同時,正全力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。當前,鹽城港響水港區重大項目已進入攻堅提速階段,隨著年底通航目標臨近,小蟒牛作業區(1#~3#泊位)工程項目建設全面提速,年內將具備5萬噸級船舶通航能力,為淮河生態經濟帶“逐夢深藍”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近年來,鹽城港響水港區深化海河聯運布局,積極打造北上貫通大運河、西進連接淮河的兩條“全過程”海河聯運示范線路,進一步增強腹地輻射能力。充分發揮現有倉庫資源和“水水聯運”模式優勢,緊抓“北糧進淮”戰略機遇,推動貨源結構和物流模式優化,實現生產經營增量突破。提升倉儲運營效能,高效整合響水港現代物流園與保稅倉庫資源,積極拓展多元化倉儲業務,實現“建成即投產、投產即見效”,重點圍繞提升海河聯運效率推進設備智能化改造,加速“五小”創新成果和科技項目在生產實踐中的轉化應用,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來 源丨今響水